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徐州隆旺条形码代理有限公司
  • 联系人:王经理
  •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泉山区条码是必须的吗?

泉山区条码是必须的吗?

作者:徐州隆旺条形码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3-05-19 08:03:45

在条码生成软件生成徐州条形码时,软件默认生成的是横向的条形码,那么在条码生成软件中该如何生成纵向的条形码呢?可以通过旋转条形码的角度来生成,具体步骤如下:打开条码生成软件,点击软件左侧的条形码按钮,在画布上绘制条形码对象,双击条形码,在图形属性-数据源中,点击修改按钮,手动输入要编辑的信息,点击编辑-确定。选中条形码,点击软件上方工具栏中的旋转按钮,如:逆向旋转90度、旋转180度、正向旋转90度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旋转的角度。这里设置为逆向旋转90度。此外,还可以双击条形码,在图形属性-基本中,设置旋转的角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条码生成软件中设置度数的时候,一般都是正负90度或者正负180度的旋转,不会有30度或者60度的旋转。主要是因为扫描枪识别原理的限制,非直角或平角的旋转可能会影响条形码的识别。以上就是在条码生成软件中生成纵向条形码的操作步骤,软件设置比较灵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如果要纵向打印条形码的话,一定要把条形码的密度设置好,不要太密。并且打印浓度也要低一些,这样打印出来的条形码识别率才会好。

几条简单的线条就隐藏了大量信息,在使用徐州条形码时,全部工作都根据相同的标准展开,客观且准确可靠地将信息从一个系统传输到另一个系统,不受使用者干扰。条形码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制造业的繁荣,如今,条形码已成为现代生产中的一项基本标识,并已逐步延伸到刀具预调领域。

条形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使用条形码可避免人工输入错误,黑色线条携载大量频繁使用的信息流,通过扫描读取信息,避免发生错误。在超市或现代仓储管理中使用条形码时,全部工作都根据相同的标准展开,客观且准确可靠地将信息从一个系统传输到另一个系统,不受使用者干扰。使用条形码系统可让每把刀具都拥有惟一的识别标识而无需考虑刀具所在位置,避免由于使用错误的刀具数据而引起设备碰撞,以及由此导致的停工期。此外,刀具无需重新测量即可再次使用。

1使用条形码为您带来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使用条形码可避免人工输入错误。黑色线条携载大量频繁使用的信息流,通过扫描读取信息,避免发生错误。条形码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第一套数据处理系统开始应用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现在,条形码已成为现代生产中的一项基本标识,并已逐步延伸到刀具预调领域。

早在1994年,ZOLLER就已开始使用条形码系统。通过在刀具供应过程中使用条形码系统,整个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及准确性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2用户获益显著使用条形码系统可让每把刀具都拥有唯一的识别标识而无需考虑刀具所在位置,避免由于使用错误的刀具数据而引起设备碰撞,以及由此导致的停工期。刀具无需重新测量即可再次使用。ZOLLER使用条形码携载切削刀具的名称和编号信息。条形码以标签或打印输出的方式粘贴在切削刀具上。ZOLLER预调和测量设备上安装了与之相配的条形码扫描仪。读取刀具上的条形码即可调用电子控制单元或刀具管理系统中已存储的刀具数据。当然,ZOLLER预调和测量设备也可将条形码打印到条码标签上,以便将其粘贴到刀具上。条形码扫描仪、软件和条码打印机是ZOLLER设备的选项。ZOLLER还提供用于打印数据的刀具标签,以便通过条码标签准确、可靠地识别刀具。

3使用条形码的设置表和刀具测量为每个生产项目所配备的刀具车上都附有带条形码的设置表。扫描条形码后控制系统的屏幕上显示调出的设置表,操作者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可按任意顺序从刀具车中取出附有标签和条形码的刀具并将其插入ZOLLER对刀仪的刀具主轴。摘除刀具标签并扫描条形码。ZOLLER设备自动检测需使用的刀具,并从数据库中调用刀具识别编号。然后启动测量程序,存储测量结果,打印输出至标签,从主轴中移除刀具,重新附上刀具标签并将其放回刀具车。全部操作结束后,刀具准备工作完成,随时供设备使用。整个工作过程快速、安全、准确,且完全独立于操作者。事实上,整个操作过程无任何发生输入错误的可能性。

ZOLLER条形码系统不仅能帮助完成预调和测量,还能选取订单并组织刀具。

4用条形码根据订单选取刀具操作者可在显示器上从ZOLLER刀具管理系统中选择所需的设置表,显示订单选取列表,并打印输出带条形码的列表。此外,还可输出条码标签,这样就能为每把刀具都贴上其刀具识别编号。现在,通过条形码和订单选取列表可自动调用、移除所需刀具。这样,仅需几分钟即可将全部刀具整体移至下一个生产程序。由于附有条码标签,所有刀具随时待命,整个操作过程非常简单。

ZOLLER条形码系统提供了系统且直观的信息,并帮助客户适时为机床提供正确的刀具及最佳的测量和预调。其结果是每位操作者都能快速、准确无误地操作,无需手工输入数据。

徐州条形码也称为线条码和条码,它是一种通用的商品包装标签,可以说是商品的身份证。通过它可反映出许多信息,在商品的生产、销售、贮存和检查沟通信息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条形码广泛用于商标、包装物和书刊等产品上,成为交流联系的纽带。此外,了解和掌握条形码印刷、使用的若干知识,提高条形码的印刷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条形码的结构与识读原理

条形码是由一组宽窄不等、黑白相间的平行线条按特定格式与间距组合起来的符号,通常印在商品或印刷品上,可以代替各种文字信息,并能通过光电读出装置,随时读取数据。EAN条码系统由条码符号本身、条码识读装置、接口以及计算机组成,完成商品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条码识读的符号有两种,条码符号为长方形线条图形,光学扫描器的信息读出主要就是对这些条码符号进行阅读和识别。数字符号是在线条外的数字和字母,包括0~9数字,A~Z字母,可直接为肉眼所识别,一般以8位到16位,码制不同,位数也不一样。条形码线条的排列、宽度及线数由各使用厂商自行规定,决定编码的含义。一般在其两端均有始读、终读的记号,有的还在条线下面印有数字,可以直接识别或用光学文字读取机解读,因而也能进行商品计数、统计和管理工作。

条码系统的识读性能如何,也就是说条码系统能否正常使用,主要取决于系统的识读能力和条码的印刷质量。条码作为一种编码信息,它是人和计算机通话联系的一种特定语言。条码中黑白粗细相间的线条符号,粗的黑线条在计算机中作为1,细的黑线条表示0,通过辑逻转换,可表示成0~9的阿拉伯数字和数组,因此必须要有一种阅读装置配合使用才能识读。阅读系统主要包括扫描器和译码器。扫描器是直接接触条码读入信号的部件,它由光发射器、光电检测器和光学镜片组成,能以极快的速度阅读由条形码缩写成的信息。扫描时,从光发射器中发出的光束照在条码上时,光电检测器根据光束从条形码上反射回来的光强度作为回应,当扫描光点扫到白纸面上或处于两条黑线之间的空白处时,反射光强,检测器输出一个大电流;当扫描至黑线条中时,反射光弱,检测器输出小电流,并根据黑线宽度作出时间长短不同的响应,随着条形码明暗的变化转变为大小不同的电流信号,经过放大后输送到译码器中去。通过译码器将信号翻译成数据,进行局部的检验和显示,并和键盘连接并送往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所以,条形码的印刷质量如何,关系到能否正常识读。墨色均匀一致,版面不脏不糊,条线清晰无断划,是条形码印刷的基本质量要求。

二、条形码的印刷方式及应其注意的问题

条形码的印刷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印刷设备进行批量印刷复制,属于商业性的条码标签生产,这种方式一般将条码和图案一起拼版印刷。二是由计算机控制,适时进行打印条码标签和条码文件。前者适用于数量多、规格固定、内容相同的条码,与外包装图文同时设计和印刷。后者可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按要求即时打印,灵活性较强。条码打印设备有喷墨打印机、热敏打印机、热转印打印机、击打式点阵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为确保印刷后的条码符合规格要求,应根据印刷工艺和承印物特点,考虑制版工艺。如柔性版印刷工艺,在制版时可考虑适当减少线宽,以弥补印刷中扩大的偏差。对印刷热收缩包装材料,要考虑好薄膜收缩后条码所处的位置,预先算好纵、横向的收缩倍数,以便在制版时进行调整。

为便于使用时的正常识读,应注意条形码的颜色搭配。条形码的识读系统,设置扫描器光源一般为波长630~700nm的红光光源,故应考虑墨色的红光效应。扫描器的入射光照射在不同材料和颜色的条码表面,所起到的反射效果也不同。黑墨对于红光可完全吸收,印品对入射光的反射率一般在3%以下,所以,大多数条形码都设计用黑墨印刷。而白墨对于红光则是完全反射,其印品对入射光的反射率接近于100%,所以,它是最理想的空白用色。基于上述原因,印品上的条形码多数印在白纸上。但有些包装产品,从装饰效果出发,也有选择其它颜色搭配,这样应注意根据颜色的性质进行搭配。通常对红光反射率高的颜色有黄、橙、红、浅棕等。而黑、绿、紫、青色等,对红光反射率较低。合理设计条形码印刷颜色,应充分考虑颜色对红光的反射率等因素。透明的薄膜包装物不适宜直接印刷条码,应先印上白墨或黄色、橙红色作衬底,然后印上深色的条形码,如黑、深绿、深蓝色等,这样便于识读使用。

三、条形码印刷的一些工艺要求

1.油墨的要求

油墨的颜色搭配应充分考虑油墨的偏色,油墨的偏色对条码的精度影响也很大。从理论上讲只要按照颜色配比使用油墨就可满足条码印刷要求,但由于印刷油墨存在着色相不纯的缺陷,导致偏色情况发生。所以,应准确控制油墨的用色,使油墨密度均匀、色相饱和、纯度高,最好在印刷条码前先测定某种油墨在红光下的反射率是否达到要求。金墨的反光度和光泽性会造成镜面反射效应,影响扫描器识读,故不能用于印刷条形码。此外,油墨的浓度和墨层的厚度也应适合条码印刷要求,由于条码印刷是实地印刷,其印刷所能达到的反射密度与油墨的光学特性和墨层厚度有关。印刷过程中,印刷的反射密度是随油墨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当油墨厚度达到一定值后,密度随即达到饱和状态。一般油墨饱和密度要求为:黑色油墨1.8~2.0;青色油墨1.45~1.70;品红油墨1.25~1.50;黄色油墨0.90~1.05;其他专色油墨0.8以上。由于印刷工艺上的差异,印品墨层的厚度也不同,一般胶印为2~4μm;凸印为8μm;柔印为10μm;凹印为12μm;丝印为30μm。

2.对承印物的要求。

由于条码识读时,其扫描光源是以45°角入射,而反射光采集角为15°,当反射光超过15°范围时,就无法收集到反射光信号,即相当于黑色效应。所以,为满足条码扫描这一特点,要求承印物具有良好的光散射特性,而不能出现镜面反射。所以,纸的白质、不透明度和光泽度如何,对条码的识读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还应考虑选用耐候性好、受力后尺寸稳定、着色性好、油墨渗透性小、平滑度及光洁度适中的材质。

3.印刷质量的要求。

条码符号是扫描识读的信息源,为了保证正确的识读,所印刷的条码应整齐清晰,条符应无明显残缺,空白处无起脏墨迹。为保证条码的正确识读,条码上的疵点和污点的最大直径应小于或等于最窄线条码标准宽度的0.4倍。印刷后的条码中的线条和空白应有明显的反差信号,其空白处的反射率应尽量大,而线条的反射率应尽量小,PCS值(色差对比度)越大,条码的反差信号也就越大,可识读性能也越好。

4.印刷位置的要求。

条码符号位置的确定应以符合不变形、易于识读和制版为原则。即要求设置于商品包装主显示面的右侧或者在主显示面相连的平面,以及商品包装主显示面的背面。考虑到印刷的工艺特点,拼版时应使条码方向与印刷方向相对应,使印刷变形只能表现在条码纵向位置,以不影响准确的识读。由于包装方式、特点差异,条码印刷位置也有所不同。一般箱式包装条码印在箱体下部右侧;罐装和瓶装包装条码最好印在标签的一侧下方,但条码符号表面曲度不可超过30°;桶形包装条码最好印在桶的侧面,若侧面不能印时,则可将条码印在盖子上,但盖子深度不可超过13mm;袋状包装有底且底面较大,可将条码印在底面上或印在背面的下部中央;书刊条码通常印在封底或护封的左下角,且条线的方向与书脊成平行状。

综上所述,条形码作为一种数据输入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广泛用于商品包装上,它在商品的生产、销售、贮存和检查、沟通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正确了解和认识条码的知识并印好条码是包装印刷的重要一环。

条码作为一种数据载体,是以机器可识读的形式表示数据的手段。GS1系统的数据载体主要有EAN/UPC码制系列条码、ITF-14、GS1-128条码、GS1DataBar、GS1DataMatrix、GS1QR、复合码等,其中GS1DataBar条码更适合标记细小及难以标记的产品,如散装产品的标记,可储存包括重量、价格等信息。本文将从GS1DataBar条码类型、特征、印刷质量等级和码制选择等方面对GS1DataBar进行介绍,引导商超等相关利益方正确认识和使用GS1DataBar条码。

GS1DataBar条码

GS1DataBar(原RSS)是GS1系统中数据载体的一种,共有三类不同的条码类型,共七个条码符号,其中两类结构的GS1DataBar条码能够满足不同应用要求的多种形式。

GS1DataBar条码类型

第一类GS1DataBar条码,用于对应用标识符AI(01)进行编码,它有四种形式,全方位式GS1DataBar条码、截短式GS1DataBar条码、层排式GS1DataBar条码以及全向层排式GS1DataBar条码。全方位式GS1DataBar条码是为全方位扫描器识读而设计的。

截短式GS1DataBar条码是将全方位式GS1DataBar条码的高度减小的形式,主要是为不需要全方位扫描识读的小项目设计,

层排式GS1DataBar条码是全方位式GS1DataBar条码高度减小的两行模式,主要应用于当普通条码过宽时,它可以在两行中进行层排使用,它主要适于小项目标识的截短形式,是为不需要全方位扫描器识别的小项目设计的,

全向层排式GS1DataBar条码是全方位式GS1DataBar条码的完全高度的两行模式,是为全方位扫描识读而设计的,

第二类GS1DataBar条码为限定式GS1DataBar,限定式GS1DataBar也是用于对应用标识符AI(01)的编码。AI(01)后的编码是建立在GTIN-12、GTIN-13和GTIN-14数据结构基础上的,限定式GS1DataBar使用GTIN-14编码结构时,只允许指示符的值为1,即限定式GS1DataBar条码AI(01)后的第1位数字一定为0或1。这类GS1DataBar条码主要用于不能在全方位扫描环境中扫描的小项目,如果需要使用GTIN-14编码且指示符数值大于1时,则必须使用第一种GS1DataBar条码,限定式GS1DataBar条码

第三类GS1DataBar为扩展式GS1DataBar,长度可变,能够对74个数字字符或41个字母字符进行编码,它又分扩展式GS1Databar和层排扩展式GS1DataBar,能够将GS1系统项目主标识和诸如重量以及有效期的附加AI进行编码,适用于全方位扫描器扫描。这类GS1Databar条码主要是为了POS系统和其他应用中项目的主要数据和补充数据的编码而设计的,除了具有和GS1-128条码相同的能力外,还设计用于全方位槽口扫描器扫描。(01)表示变量时必须以指示符数值9开始,GTIN后跟着表示重量的AI(3202),表示计量单位为英镑,重量1.5英镑。关于应用标识符的标准,见GB/T16986-2009《商品条码应用标识符》。尤其适合用于重量可变的商品,容易变质的商品,可追踪的零售商品和优惠劵等。

GS1DataBar条码特征

GS1DataBar条码两端的保护符各由一个条/空对或一个空/条对应两个单模块单元组成。GS1DataBar条码不需要空白区,条码尺寸更小,能够承载的信息量比传统的一维条码更多,第三类GS1DataBar条码还可以根据需要承载产品有效期、系列号等附加信息。GS1DataBar能够满足小型商品、不定量商品销售、追溯等需求,GS1DataBar条码的尺寸规格、适用领域、承载信息等特征。

国际标准ISO/IEC15416《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条码印刷质量检验规范线性符号》规定了对GS1DataBar符号系列进行测量和分级的方法。ISO/IEC15416印刷质量规范在功能上与旧的ANSI和CEN印刷质量规范是等同的,印刷质量等级由符合标准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包括质量等级、测量孔径和测量所使用的光的波长。对于大多数情况下,GS1DataBar符号的最低质量等级为:1.5/06/660。其中1.5是整个符号的质量等级,06是测量孔径参考号,660是测量光波长。

除了最低印刷质量等级外,所有行分隔符中的元素都应清晰可辨。

GS1DataBar码制选择建议

实际应用中,使用全方位槽式扫描器进行条码扫描,可以考虑使用全方位式GS1Databar条码、全方位层排式GS1Databar条码、扩展式GS1Databar条码或层排扩展式GS1Databar条码;如果只对AI(01)编码,应使用全方位式GS1Databar条码或全方位层排式GS1Databar条码,条码的选择取决于条码区域的高宽比。

如果需要使用应用标识符AI,或主标识符是除AI(01)以外的其他AI,那么应使用扩展式GS1Databar条码或层排扩展式GS1Databar条码,其选择取决于打印头的宽度或符号的可用区域。

如果GS1DataBar用于小项目上,不需要全方位扫描识别,那么应使用层排式GS1DataBar条码、限定式GS1DataBar条码或截短式GS1DataBar条码。限定式GS1DataBar条码不能用于指示符大于1的GTIN-14数据结构编码,否则必须使用层排式GS1DataBar条码或截短式GS1DataBar条码。层排式GS1DataBar条码是GS1DataBar中面积最小的条码,但是它的行的高度非常小,很难扫描,不能用于笔式扫描器上,如果空间允许,对能够编码的数据结构,可以使用限定式GS1DataBar条码;对于指示符大于1的GTIN-14数据结构,可以考虑使用截短式GS1DataBar条码。

如果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到GS1DataBar复合码(由一维条码GS1DataBar和二维条码组合成的条码),那么应尽量使用更宽的GS1DataBar条码,比如截短式GS1DataBar条码,而不要选用限定式GS1DataBar条码,因为即使GS1DataBar组份本身稍微高一些,但更宽的二维复合组份会使GS1DataBar复合码整体高度更低。

需要指出的是,GS1Databar条码的使用并不是要取代GS1系统中的其它码制,现存的EAN/UPC码、ITF-14或GS1-128如果能够满足应用需求,应继续使用,使用GS1Databar条码应遵守GS1系统全球应用指南。


 

版权所有:徐州隆旺条形码代理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QQ/微信:1766534168